《黑龙江气象》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黑龙江省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初探

 
来源:黑龙江气象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0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严重缺水,洪、涝、旱等灾害不断发生,黑龙江省如何使水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使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水资源优化配置要讨论的议题之一。同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于水资源充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现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对于水资源短缺区域,则应指区域水资源在各需水单位间的合理分配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间的相互耦合,以追求区域效益最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1.1 “以需定供”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该理论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以经济效益最优为唯一目标。其以过去或目前国民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资料预测未来的经济规模,通过该经济规模预测相应的需水量,并以此进行供水工程规划。这种思想将各水平年的需水量及过程均做定值处理,而忽视了影响需水的诸多因素间的动态制约关系。其着重考虑供水方面的各种变化因素,强调需水要求,通过修建成水利工程的方法,从大自然无节制或掠夺式地索取水资源,必然带来不利的影响,诸如河道断流、土地荒漠化甚至沙漠化、地面沉降、海水倒灌和土地盐碱化等。另一方面,由于以需定供,没有体现出水资源的价值,毫无节水意识,也不利于节水高效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然造成社会性的水资源浪费。因此,这种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只能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1.2 “以供定需”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该理论是以水资源的供给可能性进行生产力布局,强调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水资源背景布置产业结构。它是“以需定供”的进步,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然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密切相关。比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水资源开发投资的增加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这必然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因此,水资源可供水量是随经济发展相依托的一个动态变量。“以供定需”在可供水量分析时与地区经济发展相分离,没有实现水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可供水量的确定显得依据不足,并可能由于过低估计区域发展的规模,使区域经济不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种配置理论也不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3 基于宏观经济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无论是“以需定供”,还是“以供定需”,都将水资源的需求和供给分离开来考虑,要么强调需求,要么强调供给,忽视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协调。于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考虑供需动态平衡,基于宏观经济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应运而生。

某一区域的全部经济活动就构成一个宏观经济系统。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各部门之间投入产出关系。投入是指各部门和各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需的各种费用;产出则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各部门各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值。在某一经济区域内,其总投入等于总产出。通过投入和产出,可以分析资源的流向、利用效率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等。二是年度间的消费和积累关系。消费反应区域的生活水平,而积累又为区域实现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环境。因此,保持适度的消费与积累比例,既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利于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三是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不同的进出口格局必然影响区域的总产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分配。上述各方面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投入产出分析,从区域经济结构和发展规模分析入手,将水资源优化配置纳入宏观经济系统,以实现区域经济和资源利用的协调发展。

水资源系统和宏观经济系统之间具有内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区域经济发展对需水量要求增大时,必然要求供水量快速增长。这势必导致增大相应的水投资而减少其它方面的投入,从而使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节水水平及污水处理回用水平等发生变化,以适应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难度,以实现基于宏观经济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1.4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是协调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动态关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是基于宏观经济系统的水资源配置理论的进一步升华,遵循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目前,我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没有摆脱理论探讨多和实践应用少的局面,并且理论探讨多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构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判别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在水资源的研究方面,也主要集中在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筑和依据已有统计资料对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别上。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型建立,大多还是一些概念模型,真正能用于实际操作的并不多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水资源优化配置一种理想模式,在模型结构及模型建立上与实际应用都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它必然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方向。

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水资源优化配置作为水资源可持续理论在水资源领域的具体体现,应该注重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实现资源的充分与合理的利用,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2.2 节约高效原则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单方水的产出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节水尚有较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成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核心与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农业节水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减少无效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工业节水应通过循环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降低定额和减少排污量。城市生活用水应推广节水生活器具,减少生活用水的浪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预计用水量会有较大增长,所以应大力加强城市和工业节水工作。

2.3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

由于黑龙江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产业结构布局的严重失调,必要的工程措施(如大中型调节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区域分配不均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对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我国,仅靠工程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非工程措施,如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及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理管等。


文章来源:黑龙江气象 网址: http://hljqx.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7640.shtml


上一篇: 暂无
下一篇: 地球物理学论文_基于随机森林遥相关因子选择的月径流预报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黑龙江气象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